
農歷六月十九是觀世音菩薩成道日。觀音菩薩是佛教四大菩薩之一,是大慈大悲的化身,他本人早已成佛,只是為了安樂成熟眾生,倒駕慈航,隨緣應世,以三十二應身隨處救度受苦眾生,而所求皆應。他具備十四種布施眾生無所畏懼的無邊神力,四種不可思議無作無為的勝妙德用,具足一切無礙神通,廣修種種善巧方便,歷來在民間廣受禮敬供養。
“家家彌陀佛、戶戶觀世音”,觀音菩薩的信仰千百年來早已廣泛流傳。每年的農歷六月十九觀音菩薩成道日,佛教認為,此日念佛、誦經、持咒、放生猶為殊勝,具大功德。
觀音是最富有中國特色的菩薩,是我國眾多民間傳說的重要角色,民間對她的崇信度較高,并深深地根植于民間習俗中。觀音所代表的那種大慈大悲、救苦救難、與人為善的信仰是中國深厚傳統民俗文化的重要體現。在民眾廣泛信仰的基礎上,逐步形成了最為知名的中國觀音道場,海內外信眾、游客紛紛前往朝覲。